517日上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邓兴旺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进行学术交流,做了题为“Regulators of COP1 E3 ligase & their roles in light control of plant development”的学术报告。讲坛由武汉植物园副主任王青锋主持,230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邓兴旺的报告围绕植物光形态建成和暗形态建成展开,总结了其课题组30年来在本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从30年前COP基因家的最初发现及鉴定开始一直到COP基因家族互作基因及作用靶标的研究分析,整体梳理回顾了植物光形态建成的重要研究进展。同时邓兴旺教授还对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出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COP基因家族通过影响EIN3转录因子进而调控乙烯通路,通过乙烯通路去感知周围环境的机械压力,邓教授总结在种子出土过程中植物通过乙烯信号途径感知环境机械压力,通过COP家族介导的通路感知光照。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雪做了题为“光形态建成调节系统起源与植物登陆”的报告,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阐述了光形态建成调节系统核心组分的起源与进化,发现在红藻门中就已经出现了光形态建成核心组分,同时在绿藻门中就已经出现了不同光形态建成的系统分化,同时发现光形态建成与植物登录显著相关。 

  邓兴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回国人才,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美国耶鲁大学植物生物学冠名终身教授(Daniel C. Eaton Professor)、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共同所长。于1982年和1985年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198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和美国农业部联合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开始在美国耶鲁大学建立实验室,任助理教授,1995年起任该校副教授,2001年起任该校终身正教授,201471日全职入职北京大学。邓兴旺教授长期从事植物光形态建成和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研究工作,是国际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科学家和领军人物之一,其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已经形成了关于植物光形态建成调控机制的经典理论体系,他最先发现的光形态建成的核心抑制因子COP1是近27年来拟南芥中研究引用频率最高的基因。实验室至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324篇,其中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14篇,在植物领域权威期刊《Plant Cell》上发表73篇,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21篇。根据Thomson Reuters集团2018年发布的最新数据,邓兴旺教授入选全球高引用率(TOP 1%)科学家之一(https://hcr.clarivate.com/);根据Elsevier发布的数据,邓兴旺进入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榜单第三名;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截止到目前,他的学术论文H-indexH指数)达到97,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近25000多次。邓兴旺教授还曾(和正在)担任《Plant Cell》、《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Plant J》、《Molecular Plant》等多种重要国际植物生物学刊物的编委,并多次被邀请参加或组织国际学术大会。因其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上的杰出贡献,邓兴旺于1995年荣获克林顿总统颁发的“美国总统青年学者奖”,2003年获世界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ISPMB)最重要奖项“The Kumho Science International Award”2013年被遴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文:汪祖鹏)

邓兴旺教授做报告

邓教授报告现场

李雪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