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青年志愿者协会来到户部巷党支部为社区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主讲人徐全,来自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能源中心,引领小朋友一起探索绿色生命起源——微藻。
活动开始前,徐老师为小朋友播放了一段5min的宣传片,生动形象的展示微藻的主要种类,分布和目前的应用。短片中极端环境中的微藻抓住了小朋友的注意,并开启这堂课的话匣子,大家积极讨论各种环境下不同的微藻。小朋友们思维活跃,为炎炎夏日注入活力。
接下来,徐老师开始讲解此次教育课堂的对象——微藻。藻类的大小跨度大,小到肉眼不可见,大到几十米长的褐藻,微藻则是微小藻类的统称。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体,在几十亿年前已存在,是食物链的起源。在水体中通常被浮游动物捕食,再被食物链上级利用,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么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小朋友,“老师,虾米吃什么呢?”“泥巴!”“水!”……大家热烈讨论着。徐老师告诉大家,虾米其实是吃泥巴或水里的微藻。“老师,微藻吃什么呢?”好奇宝宝们源源不断的抛出问题,老师笑着说:“微藻是一类自养生物,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碳水化合物,提供生长的营养物质。简单来说,微藻不需摄食外界生物,有阳光就能生长。”说着,向同学们展示雨生红球藻、螺旋藻、硅藻等形态各异,色彩不同的藻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哇,微藻好酷!”小朋友纷纷感叹道。
由小入大,课堂从微藻的起源讲到应用,如微藻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小朋友们积极理解,并列举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海带、海苔、食用螺旋藻……
此次课堂详细介绍了微藻的知识,将知识融入生活,让小朋友在快乐中学习。活动旨在通过科普的形式,给孩子们带来新体验,在他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启发青少年的学习意愿和探索意识。
科普课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