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洪山记者团王波
4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周琪院士莅临武汉教育基地小洪山讲坛,在综合楼三楼报告厅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与转化之路”的讲座。讲座由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主持,吸引了院属在汉各单位众多师生以及周边高校师生前来聆听,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报告包括科研方向的确立、用实际行动实现科学梦想,选择、建设良好的研究团队以及营造健康的创新文化环境四个方面的内容。周琪院士以“一束头发丝”带我们回忆在大学课本上学到的关于“细胞核全能性”的经典实验,向我们介绍了动物克隆技术起步以及核移植研究的现状。之后他系统地介绍了关于干细胞的一些知识,包括克隆胚胎早期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机制、非核移植技术体系建立多能性细胞性、卵母细胞与重编程相关的蛋白筛选的工作、干细胞领域的重大突破、iPS细胞技术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干细胞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等。
在报告中,周琪院士还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实验团队创建的过程,从最初简陋的实验条件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他强调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一定要有科研梦想,要讲究科研创新,敢于冒险。整场报告周琪院士妙语连珠,“没有哪一件事是别人想不到而你能想到的,反之亦然,重要的是想到要做出来”、“给别人足够的信心,别人才会给你足够的支持”、“抱怨没有什么用,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朴实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传递出一位资深学者对科研的领悟。此外,周琪院士还与大家分享了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经验。
“做科研从梦想做起,做大事从小事做起,做事业从做人做起”,报告在周琪院士短短三行话中缓缓落下帷幕,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报告结束后,现场观众与周院士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附:
周琪,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转基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干细胞组织(ISCF)中国代表。主要从事干细胞的可塑性和全能性及体细胞的可塑性、体细胞重编程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多株临床级干细胞,开展了细胞治疗及药物筛选等临床前基础研究及安全性评估等工作,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生物学奖、周光召基金会青年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图:武汉分院袁志明院长向周琪院士授“小洪山讲坛”纪念牌
图:师生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