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课题组检测了苹果资源成熟果实抗坏血酸(AsA,又称作Vc),揭示了果实中Vc积累特征及其受果实品质驯化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杂志Food Chemistry。
抗坏血酸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Vc,必须从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中摄取。苹果是世界性大宗水果,它不仅是人类Vc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其货架期的长短也与果实中Vc含量密切相关,但至今关于苹果资源Vc含量多样性及其积累特点的研究甚少。
武汉植物园博士生方庭在韩月彭研究员的指导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了苹果资源果实中的Vc含量,发现品种间Vc含量差异高达近30倍,且野生苹果Vc含量显著高于栽培苹果;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Vc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栽培苹果与野生种Vc含量差异可能与苹果驯化过程中对大果、低酸、高糖等果实品质性状的选择有关。此外,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Vc含量动态测定发现,果实在幼果期Vc含量很高,随着生长发育其含量显著下降,到达膨大期后趋于稳定直至果实成熟。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为首次大规模报道苹果种质资源果实中的Vc含量,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未来苹果育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