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生而孤独。
但也有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题记
百度百科上讲,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这么看来,孤独似乎是感到孤独的人自己造成的,但有些时候又的的确确存在着客观因素让人在主观上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疏离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科研之道呢?我想是在于坚守。
科研之路是不易的。科研是一个人的夜以继日,一个人无数次往返宿舍与实验室的那条路,无论是清晨六点半,抑或深夜十二点。同学纯化了半年的蛋白,好不容易成功了一次。准备好下一步实验去用的时候,却发现被人扔了。一个人在厕所里崩溃大哭,这个时候揪出是谁扔的好像也没什么意义。好在办公室心细的同学发现了难过的她,拉着出去吃她最爱的兰州拉面,回来还不是继续准备纯化工作,从头再来。这大概是一个科研人无坚不摧的心态养成历程。然其中苦辣酸甜,唯经历过方能懂得。
科研是一个人的远方。实验室的一个老师说,自己很喜欢吃蛋黄,但小时候一直不敢说,因为周围的人都不喜欢吃,她觉得这可能是一件很蠢的事,她怕告诉大家自己喜欢吃蛋黄后会被人嘲笑,所以每次都是偷偷地吃。生活中的很多时候,很多人是不敢独树一帜的,生怕被人贴上异类的标签,于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在人云亦云中迷失自我。而搞科研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要走无人走过的路,寻觅别人不曾到过的远方,那些被人嚼了一遍又一遍的“馒头”是发不了论文毕不了业的。
科研之路是孤独的。孤独是留学生自己煮饭时满溢的家的味道。实验室的两个留学生在异国他乡,远离小群体,茕茕孑立。怎么不孤独,孤独是那午夜十二点不愿放下的打给有时差家人的电话,孤独是离家再远还要让朋友帮忙从家里带的白玉米粥。噢,有的时候真的是孤独极了,可那又能怎样?时光飞逝转瞬就是三年,要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满怀不舍、留恋。一个考到广州某研究所读博的师姐说,人生大部分都是独自走的路,其中欢乐苦痛无人能道。
电影《绿皮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滂沱大雨中,黑人钢琴家雪利博士伤心地大喊,“我不够黑,不够白,不够男人,所以我到底是谁?”那种不被同类接受,徘徊于不同人群边缘的雪利博士是孤独而落寞的。因为孤独,每晚睡前需要独饮一瓶威士忌;因为孤独,他把家里布置的华丽得像个城堡,却又实在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城堡。
《人间失格》中,幼年时代的叶藏真的是让人心疼啊。他的童年是活在讨好周围所有人的世界里,写幼稚可笑的作文取悦老师;故意穿奇怪的不合时宜的衣服惹家人捧腹大笑;偷偷改掉心愿清单上的礼物,只因父亲皱了一下眉头。他太敏感了,敏感到别人一扬眼,他就知道他现在的做法是否讨喜或遭人嫌厌。如果说《活着》里面的福贵让人心疼是因为福贵的不幸,让人觉得他太可怜了,那么叶藏他活得让人心疼实在是因为他活得他太用力了。所以,叶藏也是孤独的。
云村听Eason的《孤独患者》,热门评价里有一条: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那大概是看到有趣的东西无人分享,遇到有意义的话题无人争辩,感到快乐的时刻没人陪自己一起开怀大笑时的那种失落感吧。
由此可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着形形色色的孤独。然而科研生活,它亦有色彩斑斓的一面。
奇妙的微观世界,探索未知带给人的新奇;出差路上的旖旎景色,上山下湖之余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行走在科学的最前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科学思维的不断锤炼;设计实验和发表论文时,与导师和审稿人之间一次又一次的“博弈”;这些都是奇妙的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
一个博二的师姐开玩笑说,除了科研,她什么都想搞。实验做的累觉不爱,沉溺于诗和远方不能自拔,不过还不是一天天的看文献写论文开展着实验。小Y说导师的一句肯定,让她可以开心一整天,走路都傻笑。有时候科研之路上的满足感就是这么简单。
师姐在国外留学期间的同学来中国玩,俩人先后入学。深夜加班时,一整栋楼除了彼此办公室之外全是一片黑暗,但只要对面的那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也就不觉得那么孤单,黑夜也没那么可怕了。这位漂亮的南非姑娘,谈论起俩人异国他乡求学时的这段经历,情绪激动,笑声爽朗。毕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正是过去的不容易成就现在优秀的你。
科研人的孤独,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周围有一群人陪你一块白天黑夜做实验写论文,有人一样为实验课题焦虑犯愁掉头发,也有人实验间隙陪你吃饭看电影。有这么一群人存在,其实已经足够啦。
要知道,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