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人熙熙攘攘,两边的楼房隔着一条街道。白色的栏杆将道路分成两半,车和人都并行走。我和梅转进这条路,大成路。我看见“蔡林记”的招牌,金黄色的字镶嵌在黑色镶着砖红色边的牌匾上。我惊喜地说,“蔡林记诶!我们就在这吃吧!”
“好啊,很出名吗?”梅从南京来武汉,爱吃的她也惊讶于我看到它时的反应。
实际上我是没有吃过的,但总在网络上看到蔡林记是来汉必吃的美食。于是我也像刚来的人一样,期待着它给我的味蕾带来惊喜。
我们走进门,除了门这面,剩余的三面都是售吃的摊位,三鲜豆皮,烧麦,数码煲仔饭,藕汤……
我们一家一家地走着看,三鲜豆皮来一份,“我想吃烧麦诶”。
“那买吧,我也好久没吃了”我附和着,于吃我是不会拒绝的。
再走过两家,我说来一份莲藕汤吧,听说是武汉必吃。“但是我看着觉得和我妈妈做的没什么差别。”我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我们还是要了一份。
三份食物摆在我们面前,三鲜豆皮的味道,和我之前在户部巷吃的味道要好很多,顿时我对蔡林记的印象好了起来。
“真好吃,户部巷的糯米太厚了,厚的部分就没有味儿,这个一点都不会呢!”
梅也说着好吃。
等到我们都拿起勺子喝莲藕汤时,喝的第一口,我们几乎同时立刻就爱上了!
“莲藕好酥,煮的很烂,渗入了排骨汤的味道,汤里也有莲藕的黏糊成分,肉不老不嫩刚刚好,盐量也刚好,真是太好吃了!”
我们像两个美食评论家似的。
汤快喝完了,我们都不舍,味蕾还没有被刺激够呢!“你说能不能加汤?”梅说,好像是问句又好像不是,她带着一种应该不可能的笑声看着我。
“应该不能吧,我去问问!”
“别去了,可能不行。”
“没事,我去问问!”
那个穿着白色红领衣服,带着白色厨师帽的阿姨有些奇怪地看着我,“你点的是什么汤?”她用一种既然你要加就给你加的语气。
“莲藕汤!”梅赶紧把碗抬过来,举在阿姨面前。
阿姨用了一个大勺子,把我们的碗又加满了汤,那汤是乳白色的,带着藕色的莲藕渣和白色的瘦肉渣,我们感觉到新的一份美食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是很甜蜜地把那碗汤喝完了!
“那阿姨真好!”梅说。
“估计这店开了这么久,第一次遇到要加汤的人呢”我凑到她面前说。
然后我们都哈哈笑起来了……
接下来我们又骑着小黄车去了户部巷。我们都已经吃饱了,只是去看看,看看还有什么美食,“我们就看看,不吃。”
户部巷挤满了人,走路像是在排队,节奏很慢。我拉着梅的手,生怕她走丢在这里。
我们停在一个“铁板鱿鱼”的摊子前,同样是带着白色厨师帽的男小伙子,熟练地用手炸那些鱿鱼,铁板下的油刺啦刺啦地响着,细小的油沫飞溅出来,落在那人的手腕上,他一点也没有知觉地,继续熟练他的动作……
“想吃吗?”我问。
“不吃啦,吃饱了,这个也没那么好吃,而且上火呢!”
我笑了,“那不吃了,吃多了再吃东西,就是浪费。”
“嗯,说的很对。”
“以后你来,我再带你吃好吃的!”
户部巷的每一家摊位前,都排满了人。各种烧烤,土豆,烤冰淇淋,冰棍,叫花鸡,武汉酸奶,豆皮,藕汤,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点,云母糕,周黑鸭,鸭肠……大概有上百种小吃。我们目不暇接,我们走到一个摊位前,香味就飞快地跑进我们的鼻子里,我们的嘴巴快要诱惑不住了,然而肚子却还是圆的,也许是喝那汤把肚子涨圆了。
每隔五十米就放着一个垃圾桶,几乎都被塞满了一次性纸盒和筷子以及叉子。走过的味道和香味混杂着,在挤满人的街道上散发开来,我们的额头都渗出了汗。
人人都爱小吃啊!
“我们走吧,这里好挤,我觉得吃过蔡林记就已经把我对武汉美食的印象建立起来了!”
“哈哈哈”我有些得意地看着她,“那走吧!”
于是我们就离开了户部巷。挤出人群,我们像冲出洪水一般,我们向着昙华林的方向走去了。
我回头望了望户部巷,在我眼底下的都是人,以及那些摊位前五颜六色的食物。